2016年9月18日,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在北京啟動中國律師服務“一帶一路”戰略建設項目(以下簡稱項目),并深入研討“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律師作用。會議認為,中國律師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項目是全國律協推動律師行業投身我國“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舉措。項目的啟動,將增進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法律制度的了解,規避法律風險,修建涉外法律服務“官方大道”,為“一帶一路”的建設提供更優異的法律服務。
據了解,“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提出3年以來,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其中,30多個沿線國家同中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20多個國家同中國開展國際產能合作,一批批有影響力的標志性項目已經或者正在逐步落地。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國門,他們在境外遇到的法律糾紛呈爆發性增長和復雜多樣化的態勢。
走出去的企業反映:“最大的風險就是不知道風險在哪里”。這樣,深入研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法律制度,可以將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法律風險的不確定性更多地轉化為可預見性。
據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國際業務委員會介紹,項目今年的主要任務是“一套指南,一個網絡”。亦即,撰寫《“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投資法律實務指南》(以下簡稱指南),通過指南介紹“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法律環境,增強我國政、商、學界對“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法律環境的了解,為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投資、合作、發展提供法律支持;同時,通過項目的實施,還將搭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國際法律服務合作網絡,培養一批從事“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法律服務的頂尖涉外律師,為我國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戰略提供智力支持。
指南將通過選擇“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當地頂級律師事務所的代表擔任不同國別法律制度的撰稿人,按照全國律協國際業務委員會擬定的寫作提綱及要求,撰稿介紹其本國法律環境,內容涉及投資、貿易、勞工、環保、知識產權、爭端解決等領域。接受任務的中國律師是一部分全國律協國際業務委員會委員和司法部涉外律師領軍人才,作為國別協調人。他們將負責與國外撰稿人溝通,將其文稿翻譯為中文。然后經全國律協國際業務委員會匯總編輯后,將交由國際出版機構全球同步發行中英雙語文本,并將由國內權威出版機構在國內外同步發行中英雙語文本。
國浩律師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法律服務,對沿線國家與跨境投資及貿易相關的法律制度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應邀出席本次項目啟動會議的國浩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有擔任全國律協國際業務委員會委員的陳學斌、胡靜律師,以及經司法部第一批專業培訓考核的涉外律師領軍人才黃寧寧、陳發云律師。按全國律協的要求,他們四位將分別擔任斯洛伐克、巴基斯坦、格魯吉亞和哈薩克斯坦法律制度編撰的國別協調人,參與中國律師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