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律師事務所而言,高業務水平是保障其飛速發展的驅動力,強風控意識則是維護其穩健前進的護航船。2021年,國浩成都辦公室成功舉辦了三場風控培訓,以進一步鞏固加強風控管理,幫助律師強化依法執業意識,提升法律服務質量與水平。
為提高律師對信用債發行的服務水平和對信用債違約風險控制的意識,12月17日下午,國浩成都舉辦了2021年度第三次風控培訓,培訓分為專題分享和經驗交流沙龍兩個環節。國浩成都管理合伙人劉小進擔任主持人,國浩成都律師陳虹作為主講人進行專題分享,國浩成都合伙人陳杰、李海嘉、陳霞、張翔宇等作為特邀嘉賓列席沙龍并做經驗分享,本次培訓共吸引50余名服務相關業務領域的國浩成都律師及輔助人員參與。
專題分享
律師如何把握債券發行條件和違約風險
作為一名債券法律服務“老兵”,在培訓伊始,劉小進律師首先回顧了國浩成都辦公室各類債券法律業務的發展歷程。國浩成都從2007年開始辦理債券發行法律業務,期間,他親自主辦了國浩成都第一單企業債、第一單中期票據、第一單資產支持票據和第一單短期融資券發行業務。之后,劉小進律師介紹了當前債券發行市場的整體規模及與律師相關的債券違約風險,并重申了國浩關于債券業務立項、內核及工作底稿的相關要求。
在專題分享環節,陳虹律師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并結合近年來為多家國有企業提供債券法律服務的經驗,就律師如何把握債券發行條件和違約風險,分信用債的監管體系、違約情況及重點案例、信用債發行的程序、信用債發行的實質條件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系統講解。陳虹律師認為,無論是公司債券、企業債券,還是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發行的實質條件最終可歸于兩類,一類是對主體信用的要求,一類是對募集資金用途的要求。并且,針對不同類別債券的發行方式不同,發行條件也有所不同。
接著,陳虹律師就債券發行業務中的控股股東的外部支持、非經營性往來占款和資金拆借、有息負債、違約或逾期、資產性質與受限情況、募集資金用途等重點條件進行了逐一深入的分析。她指出,雖然證監會、發改委及銀行間交易商協會就各類債券的發行監管均分別出臺了相應的審核規則和問答,但在實踐中,除了遵守這些規定和要求外,律師還需關注是否符合地方債務監管及國有資本管理的政策,同時需接受債券審核部門實時的窗口指導意見。最后,陳虹律師鼓勵承辦債券業務的年輕律師深入學習各類債券發行的基本規則,同時多關注債券審核的最新政策,共同防范業務風險。
沙龍座談
債券發行業務“避雷”經驗交流
隨后,陳杰、李海嘉、陳霞、張翔宇律師等特邀嘉賓分別就自身服務債券發行業務的經驗進行了分享。他們中既有在該領域深耕多年、經驗老道的“老將”,亦有剛剛踏足該領域但已取得不菲成績的“新星”。他們從不同視角出發,結合具體業務情形,講解遇到的風險和困難并分享化解方式,為現場律師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驗版“饕餮盛宴”。
作為一名具有十年證券業務經驗的律師,陳杰律師認為,在債券發行業務中,律師首先要勤勉盡責,必須按照證券業務相關規則的要求對每個項目制定詳細可行的查驗計劃,并按照查驗計劃落實在每一張底稿中。其次要有經驗的合伙人判斷具體事項的披露信息及風險,堅持底線,不能因為發行人或其他中介機構的施壓而突破底線。
張翔宇律師是國浩成都近年來辦理債券業務最多的律師之一,她認為,從事債券項目的律師們除了要有豐富和廣泛的實務經驗和細致的耐心,還得有敏銳的洞察力。從審查一份底稿文件的內容是否符合合規要求、到撰寫意見書中的結論意見,每一個環節都與項目風險息息相關,必須以最謹慎的態度來對待。
陳霞律師剛剛參與了某商業銀行次級債發行項目,她分享了初次承辦債券業務的感受,認為發債業務并不高深莫測,更多的是考驗律所的風險偏好和細致程度。每一個結論的落地必須有相應支撐。如初次接觸發債業務,除了做好相應的知識儲備,可以考慮多搜集類似的法律意見書,揣摩其中的表達方式和細節處理。
李海嘉律師擅長的是資產證券化,近年來成功完成了多單ABS業務。她認為,從整體來看,ABS業務只要嚴格按照監管部門規定的程序和標準開展工作,風險較好把控。但跟債券項目一樣,最關鍵的是要避免“爆雷”,否則沒有辦法置身事外。所以,選對主體才是王道,高風險項目的承接需要謹慎對待。
沙龍進入尾聲,劉小進律師總結了嘉賓們分享的寶貴經驗,并提到國浩成都在債券發行業務領域的零違約“戰績”,勉勵在場律師繼續發揚在執業過程中多學、多問、多查、多思的工作習慣,不僅要保持住“零違約”,更要讓法律服務質量、法律服務水平更上一層樓,助力企業更好地把握發行條件、順利實現融資,更好發揮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
往期回顧
2021年,在劉小進律師的主導下,國浩成都還舉辦過兩次風控培訓,分享主題分別為“律所違規從事證券業務處罰案例解析”與“律師執業風險防控——知規 守則”。
第一次風控培訓借由中國證監會發布《中國證監會隨機抽查事項清單》,首次將律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法律業務的情況納入隨機檢查范圍的契機,邀請國浩成都合伙人李偉擔任分享嘉賓,從具體法律法規和實際操作兩個視角出發,分證券律師監管趨勢、證券律師在證券項目中的總體義務、證券項目中的執業風險及責任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分享。
第二次風控培訓則邀請到國浩成都管理合伙人羅浩擔任分享嘉賓,他從律師執業風險具體案例引入,概述了律師行業風險的源頭、風險防范的意義;借用多個案例全面講解了律師、律所在執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訴訟保全”“訴訟調解”“虛假訴訟”“非訴——借貸、抵押專項”“非訴——盡職調查”“非訴——見證”“非訴——聲明不實”等方面的風險及相應的風險應對建議。
目前,國浩成都辦公室已經形成了較穩定的“新話題、高頻次、強實效”的培訓體系。風控培訓作為保障事務所高業務水平和強風控意識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著事務所人才建設的質量和效果。未來,國浩成都還將嘗試探索更多方式,不做表面功夫、不講形式主義,講實際、擺實例,力求切實幫助相關業務領域的律師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風險控制能力,助力事務所穩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