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8日下午3時,正是中國的北京金融街、上海陸家嘴的商務樓里下午茶時間,而在萬里之遙的瑞典斯德哥爾摩、西班牙馬德里,卻是上午的剛剛上班時分。在這同一時刻,“國際跨境投資并購(斯德哥爾摩)論壇”與“國際跨境投資并購(馬德里)論壇”分別在這兩座國際城市盛大揭幕。
斯德哥爾摩論壇由國浩律師事務所和瑞典馬格努松律師事務所聯合主辦,主題為“中歐跨境投資并購新趨勢”。來自中國駐瑞典大使館、瑞典中國商會、瑞典相關政府機構、中瑞兩國產業基金、跨國企業、投資銀行、主流財經媒體等機構,以及來自中國、瑞典、波蘭、丹麥和芬蘭等國律師事務所的八十多位專業人士出席了本次論壇。參加斯德哥爾摩論壇的國浩律師事務所及其全球分支機構的負責人,包括國浩律師事務所首席執行合伙人呂紅兵,執行合伙人宋茵、王民生,各辦公室負責人管建軍、李道峰、王云、梁先成、羅錚、王超群、溫曉軍、揭梅、孔嘉等。
縱論中歐跨境投資并購新趨勢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國浩律師事務所首席執行合伙人呂紅兵和馬格努松律師事務所創建人暨高級合伙人佩爾·馬格努松、中國駐瑞典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韓曉東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
呂紅兵表示,今天的論壇標志著國浩這個中國法律服務的品牌正式來到瑞典、來到北歐,也同時成為國浩與馬格努松戰略合作關系進入新階段的里程碑,宣告了雙方為中瑞兩國企業投資與貿易所搭建的互動交流平臺的盛大揭幕。2016年中瑞雙邊貿易額達到125億美元,截止去年底中國在瑞非金融類投資總額36億美元。哪里有投資與貿易,哪里就有合同和爭議,哪里就有法律和律師。法律服務的價值在于,在保駕護航的同時,起到引領、促進的推波助瀾功能。
佩爾·馬格努松先生在致辭中提到,馬格努松律師事務所是北歐及環波羅的海地區最早開展與中國投資、并購相關業務的本地區最大的律師事務所。今天,有機會與中國資本市場最負盛名的國浩律師事務所達成合作伙伴關系,并通過其在斯德哥爾摩成立的北歐辦公室一舉實現與國浩全球26個辦公室整體合作的目的,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韓曉東參贊對國浩與馬格努松在斯德哥爾摩聯合舉辦跨境投資并購論壇表示熱烈祝賀,并與大家分享了中瑞投資的相關情況。據其介紹,中瑞兩國間的投資近年來發展很快。在歐盟28國中,瑞典對華實際投資同比增長43.8%,在歐盟各國居第四位。但中國對瑞典投資僅占中國對歐盟投資的5.1%,中瑞雙方合作潛力巨大。
瑞典前駐華大使Mikael Lindstr?m先生結合他對東西文化的研究,闡述了文化因素對投資并購等跨境業務的影響。他提到,很多人都認為中國人與瑞典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即幽默感,這也有助于雙方交流。當然,在跨境投資并購業務中,還需要重視雙方的文化差異,比如瑞典人到中國談判時需要注意到中國人比較看重“身份級別”,而中國人到瑞典時也要對談判并不一定較為正式等情況有心理準備。
國浩律師(上海)事務所管理合伙人管建軍律師以“中國的跨境投資:現狀、法律規制及未來展望”為題,通過實際案例,全面分析并介紹了中國跨境投資的現狀,相關法律規定及近期的綜合管控強化措施,并對未來中國跨境投資的趨勢進行了展望。他認為2017年中資企業海外并購將稍低于2016年的并購高潮,但在2018年可能繼續創下新高。從長期來看中國企業海外投資趨勢不可逆轉。
Zenith Advisory 公司董事Henrik Brandt在中國上海工作過七年,他以其長期與中國企業合作與交流的經驗,介紹了中國在北歐的投資情況。他提到,中國企業在歐投資時,環境保護、高端制造業、醫療與健康、清潔能源、農業與食品以及旅游與娛樂等領域較為熱門。
李道峰和孔嘉兩位合伙人則以中國跨境投資的稅務問題為題,深入分析了跨境投資的模式、納稅原則、納稅點、跨境企業所得稅的抵免以及中國企業滯留境外利潤的處理等問題。他們建議歐洲企業在中國大陸投資時,應注重技術的先進性,以便在中國申評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的技術投入可以加計成本扣除以及按15%的所得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于持續性投資活動,建議設立外商獨資企業或中外合資企業,至少設立一個代表處,以降低成本,減低納稅額。
馬格努松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暨中國業務主管何開來律師通過對中瑞投資并購案例的分析,從經驗與教訓的角度,總結出了中瑞企業在跨境投資并購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此外,他還介紹了馬格努松律師事務所中國業務團隊情況,據他介紹,該團隊具有十年以上的中國業務執業經驗,為超過150家中國客戶提供跨境法律服務,其服務領域包括但不限于跨境投融資、企業設立與并購、國際訴訟與仲裁以及移民等。
國浩律師(斯德哥爾摩)事務所管理合伙人揭梅律師在斯德哥摩論壇的總結中表示,非常感謝馬格努松主席及其全所同仁為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付出的努力。通過這次大會,全體嘉賓共同分享了中國與北歐之間跨境投資并購的經驗和教訓,對愿景達成共識。期待國浩在這一地區成為一個大家可信賴的、稱職的合作伙伴。
參加中瑞綠色經濟合作大會
共筑中國北歐法律服務橋梁
在斯德哥爾摩,國浩瑞典代表團馬不停蹄地參加了由中瑞兩國政府相關部門舉辦的“第二屆中瑞綠色經濟合作大會”。中國駐瑞典大使陳育明,瑞典駐華大使林戴安,瑞典企業與創新大臣MIKAEL,斯德哥爾摩市市長KARIL,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電動車協會主席陳清泉,瑞典皇家理工學院教授嚴晉躍,中國通用技術集團總裁李讜等近300位中瑞兩國政府官員、科學家、投資家和企業界人士出席了本屆中瑞綠色經濟合作大會。
國浩律師事務所和馬格努松律師事務所在開幕式上舉行了《戰略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馬格努松在歐洲享有盛譽,在中東歐等十二個環波羅地海地區國家擁有15個辦公室,可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跨國法律服務。國浩可藉此充分發揮戰略合作優勢,為推動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健康穩定發展,實現“16+1合作”與對接“一帶一路”建設做出貢獻。
呂紅兵律師在開幕式上作了題為“中國對歐投資新趨勢”的演講。他認為,法律服務本身也是服務經濟、綠色經濟。綠色經濟創新、發展、合作不可或缺法律服務。他提出,通過國浩研究院對國浩律師參與的跨境投資大數據統計,中國企業對歐投資最新集中在高端制造業、清潔能源、醫療與健康、信息技術、農業與食品、旅游與娛樂、金融服務業等領域;國浩律師代表的赴瑞投資客戶既有中國航天、中國交建這樣的世界500強企業,也有申達股份、帥康集團等上市公司與民營資本。他表示,國浩與馬格努松聯手的目的就在于打造一個為中國企業赴瑞投資、為瑞典公司來華興業提供全方位、無縫隙、高效率跨境法律服務的平臺與系統。作為在瑞典設立辦公室的第一家中國法律服務機構,國浩期待著為中瑞兩國企業家、投資家、金融家的合作貢獻力量。
“國浩跨境投資并購論壇”,是國浩律師事務所于2016年10月在美國硅谷首創的、促進開展跨國投資并購的國際化互動論壇與開放式交流平臺,旨在加強國浩律師事務所與境外知名律所、國際投融資機構及跨國企業的溝通與合作,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為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協助外國資本走進中國提供專業化、高效率、無縫隙的跨境法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