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證監會主席吳清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指出,《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新“國九條”)強調要強本強基,嚴監嚴管。筆者認為,“強本強基,嚴監嚴管”(簡稱“兩強兩嚴”)正是新“國九條”的精神實質。這一監管理念將對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產生深刻影響。這一監管理念是如何形成的,其具體內容是怎樣的,將對市場產生何種影響?厘清這些問題,對于準確領會把握新“國九條”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目 錄
一、“兩強兩嚴”監管理念的形成
二、“兩強兩嚴”監管理念的具體內容
三、“兩強兩嚴”的核心監管理念對市場影響深遠
01
“兩強兩嚴”監管理念的形成
“兩強兩嚴”監管理念,是吳清主席在2024年3月6日全國人大記者會上首次明確提出的。在此之前,證監會發布的相關規章、制度、領導講話和監管案例,已體現出該監管理念的雛形。
2024年1月24日,證監會副主席王建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提出,要建設以投資者為本的資本市場。王建軍指出,證監會將更加突出以投資者為本,本就是根,根深才能木茂。只有把投資者保護好了,市場繁榮發展才有根基。證監會將把這一理念貫穿到市場制度設計、監管執法各方面全流程。
2024年1月25日至26日,中國證監會2024年系統工作會議強調,要突出以投資者為本的理念。要突出強監管、防風險與促發展一體推進。堅持把加強監管、防范風險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堅守監管主責主業,全面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把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落實到位。依法將所有證券期貨活動全部納入監管,消除監管空白。
2024年2月5日,證監會召開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專題座談會。會議認為,上市公司是國民經濟“基本盤”“壓艙石”“優等生”,是資本市場投資價值的源泉。會議強調,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是踐行以投資者為本理念的重要體現,也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重要方面。證監會同日召開的、支持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座談會再次強調,上市公司質量是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基本面。
2024年2月9日,證監會通報對上海思爾芯技術欺詐發行違法行為和招商證券多名從業人員買賣股票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情況。通稿稱,要加快形成證券從業人員管理“嚴”的氛圍。要堅持“申報即擔責”,對于涉嫌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的,發行人和中介機構即使撤回發行上市申請,也要一查到底。對財務造假、欺詐發行等違法違規行為,證監會將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決予以嚴厲打擊,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2024年2月18日至19日,證監會召開系列座談會。與會代表認為,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直接關系億萬投資者的“錢袋子”,必須嚴之又嚴抓監管。建議嚴把IPO準入關,加強上市公司全過程監管,堅決出清不合格上市公司,從根本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增加投資回報。堅持以投資者為本的理念,規范各類交易行為,提升制度公平性。
2024年3月6日,吳清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正式提出“兩強兩嚴”監管理念。
2024年3月15日,證監會集中發布《關于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試行)》等四項政策文件,突出“強本強基”和“嚴監嚴管”。
2024年4月12日,國務院發布新“國九條”?!皟蓮妰蓢馈必灤┬隆皣艞l”全文,成為這一資本市場綱領性文件的精神實質。
如果說2004年“國九條”的精神實質是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推動股權分置改革,2014年“國九條”的精神實質是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那么2024年新“國九條”的精神實質則是“兩強兩嚴”,這是解決當前資本市場深層次矛盾的需要,是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是建設金融強國的需要。
02
“兩強兩嚴”監管理念的具體內容
(一) “強本強基”的內涵和要求
投資者是市場之本,上市公司是市場之基,分別代表了投資端和融資端,兩者是一體兩面、不可分割?!皬姳緩娀崩砟钤谛隆皣艞l”中處于核心地位。
在“強本”方面,必須真誠善待投資者,更好地服務投資者,從法律上、制度上、監管執法和司法上進一步加強對投資者的保護,增強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和信任,吸引更多的投資者特別是中長期資金參與市場。必須堅持監管的政治性、人民性,始終踐行金融為民的理念,突出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更加有效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助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財富管理需求。我國資本市場有2億多股民、6億多基民,這是我們最大的國情市情;廣大投資者為資本市場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他們是市場的功臣,要把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作為監管部門最核心的工作來做好。
在“強基”方面,必須聚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讓企業更好發揮主體作用,提升投資價值,證監會將與行業主管部門,包括相關宏觀部門和股東單位、地方政府等方面協同發力,共同支持企業做優做強?;A不牢,地動山搖。如果上市公司的質量不行,缺乏持續創新發展和盈利能力,那保護投資者利益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無從談起。新“國九條”從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嚴格上市公司持續監管、加大退市監管力度等三個方面作出了安排。特別強調從源頭上把關,不能把不合格的公司帶到資本市場上來,如果公司本身就是帶病上市——甚至造假上市的,就是沖著圈錢、套現而來的,這種情況下談什么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無異于與虎謀皮。要加強上市公司全鏈條監管,特別是要嚴打造假,嚴格規制大股東違規減持,加大分紅監管力度等。遵循優勝劣汰市場規律,加大市場出清力度,不合格的公司“應退盡退”,凈化市場生態。
(二) “嚴監嚴管”的內涵和要求
吳清指出,嚴監嚴管,就是依法從嚴監管市場,依紀從嚴管理隊伍。在市場監管方面,要實現監管全覆蓋,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認真對標對表,針對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期貨和衍生品市場等各領域、各主體、各環節,全面檢視并加快補齊監管存在的短板弱項。證監會將瞪大眼睛,對問題機構、問題企業強化早期糾正,對各類風險及早處置,對各種違法違規行為露頭就打,對重點領域的重大違法行為重點嚴打。特別是一些觸碰底線的,比如造假欺詐、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都要嚴厲打擊。在隊伍管理上,證監會將刀刃向內,嚴抓嚴管,真正在政治上、專業上、作風上、廉潔上過得硬,打造一支監管鐵軍。
“嚴監嚴管”在新“國九條”中處于突出地位。全文中,“嚴”字共出現了20次,“監管”出現了33次;九條規定中,有七條涉及“嚴監嚴管”,內容包括上市公司監管、機構監管、交易監管、監管隊伍建設等。
03
“兩強兩嚴”的核心監管理念對市場影響深遠
“新國九條”所確立的“兩強兩嚴”的核心監管理念為建設高質量資本市場指明了清晰的政策方向,中長期來看,至少可能會在以下幾個方面產生重大、深遠的影響。
一批配套規則將迅速出臺。吳清指出,新“國九條”與證監會會同相關方面組織實施的落實安排,將共同形成“1+N”政策體系。3月15日,證監會已集中發布4項配套制度。4月12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嚴格執行退市制度的意見》,并就涉及發行監管、上市公司監管、證券公司監管、交易監管等方面的6項規則草案公開征求意見。同時,滬深北交易所也就19項自律監管規則公開征求意見。顯然,將有一大批配套規則迅速出臺。
IPO堰塞湖有望緩解。今年2月,證監會對擬上市公司上海思爾芯技術作出嚴厲的行政處罰,凸顯了“申報即擔責”的決心。證監會副主席王建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更是態度堅決:對于欺詐發行等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的違法行為要堅決重拳打擊,讓其“傾家蕩產、牢底坐穿”;對參與造假的中介機構一體追責,讓其痛到不敢再為。在此背景下,近期已有近百家企業主動撤回其IPO申請材料。新“國九條”再次重申“強化發行上市全鏈條責任”,一些潛在投機者將很可能不敢申報,排隊中的申報者則可能撤回申請,未來IPO排隊現象應有所緩解。
上市公司監管將持續從嚴,立體追責成常態。新“國九條”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現金分紅、市值管理等作出了安排。在“嚴監嚴管”的監管導向下,預計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將持續從嚴,并對投資者普遍關切的問題及時作出監管回應,上市公司被調查、處罰成常態,行政處罰、民事賠償、刑事追責的立體追責體系更加完善。
退市公司數量將明顯增多。新“國九條”強調,要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加快形成應退盡退、及時出清的常態化退市格局。2022年以來,上市公司退市節奏已明顯加快,預計這一趨勢還將持續;未來兩年內,退市公司數量上升到一百家左右的概率較大。
對二級市場違規行為持續保持高壓嚴打態勢。今年以來,證監會、交易所已公布了大量違法違規交易的監管案例,涉及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短線交易、窗口交易、違規增減持、從業人員違規買賣股票等。新“國九條”強調要加強交易監管,預計未來對二級市場違法交易的嚴打不會放松、露頭就打、嚴刑峻法。
上市公司分紅比例將有所提高。新“國九條”提出,對多年未分紅或分紅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東減持、實施風險警示。此前,高紅利股票已在A股市場掀起一股上漲小高潮。預計未來A股上市公司的整體分紅比例將進一步提高,投資者的獲得感將明顯提升。
二級市場或將回暖企穩。去年7月份以來,證監會推出了一系列穩預期、穩市場的政策措施,但市場反應平淡,甚至進一步下行。新“國九條”集中對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加強投資者權益保護、打擊異常交易、吸引長線資金入場等作出安排,有望扭轉悲觀預期,提振投資者信心,穩定市場走勢。
作者簡介
黃江東
國浩金融證券合規業務委員會主任、國浩上海合伙人
業務領域:證券合規與爭議解決
郵箱:huangjiangdong@grandall.com.cn
陳江松
國浩上海律師助理
業務領域:證券合規與爭議解決
郵箱:chenjiangsong@grandall.com.cn
【 特別聲明:本篇文章所闡述和說明的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意見,僅供參考和交流,不代表本所或其律師出具的任何形式之法律意見或建議?!?/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