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IPO中的IP風險防范與應對——基于問詢與回復的分析》
簡介:
知識產權與資本運營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如果說專利等知識產權制度是“給天才之火澆上利益之油”,科創板便是助力“天才”的巨大“油田”。近日,由國浩上海合伙人黃超擔任主編,國浩上海管理合伙人李強、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副院長儲翔共同擔任副主編的國浩文庫新作《科創板IPO中的IP風險防范與應對》,已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科創板IPO中的IP風險防范與應對》一書的寫作正是立足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實務需求,對科創板審核規則中知識產權相關審查要求進行整理歸納,通過大量案例實證分析科創板上市審核中常見的知識產權風險,并提出高效的風險防范建議以及合理的應對策略。本書為真正有科創實力的企業在上市審核過程中就知識產權相關法律風險防范提供了極具操作性的實務指南。
一張指引科技企業上市申請的IP策略路線圖
一部聚焦企業科創屬性、梳理規則脈絡、解構要件的實用工具集
一本融法理、監管與企業實務于一爐的知識產權工作通鑒
查看目錄
第一篇 板塊簡介及審查規則
第一章 關于科創板的簡要介紹
一、科創板市場發展概述
二、科創板的定位
三、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流程概述
四、科創板下的問詢與回復
五、小結
第二章 與IP有關的科創板上市審查規則
一、科創板定位中的IP相關規則與要求
二、股票發行條件中的IP相關規則與要求
三、信息披露要求中的IP相關規則與要求
四、小結
第二篇 案例解析與風險提示
第一章 專利權相關風險與案例
一、專利與主營業務的相關性
二、核心技術無專利保護
三、專利數量明顯少于同行業競爭對手
四、專利數量較少
五、同族專利重復計算
六、形成核心技術和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數量的計算方法
七、存在已申請未授權專利
八、同一技術重復申請專利
九、專利發明人與核心技術人員不匹配
十、重要發明人離職
十一、境外專利與企業業務不匹配
十二、專利權因未繳納年費而失效
十三、專利申請的時間趨勢不合理
十四、存在專利侵權訴訟
十五、新員工在原單位離職一年內作出發明創造
十六、從第三方受讓專利
十七、第三方授權使用專利
十八、存在專利權質押
十九、存在專利權無效糾紛
二十、專利權即將到期
二十一、未將發行人登記為原始專利權人
第二章 其他知識產權相關風險與案例
一、軟件著作權數量遠低于競爭對手
二、軟件著作權受讓取得
三、存在軟件著作權侵權風險
四、侵犯他人商業秘密
五、商業秘密泄密風險
六、受讓取得非專利技術
七、存在商標侵權訴訟
八、核心商標受讓取得
九、存在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侵權訴訟
十、合作研發中的技術依賴
十一、合作研發中的知識產權權屬問題
十二、知識產權管理的內控制度是否健全并有效運行
十三、核心技術先進性
十四、核心技術人員的認定
十五、核心技術人員存在兼職
十六、股東以知識產權出資
第三篇 風險防范與實務應對
一、IP風險特征歸納
二、IP風險防范與應對建議
三、小結
附錄:知識產權相關科創板上市審查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