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國普法辦公室與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組織編寫的《非公有制企業經營管理法律知識及風險以案釋法讀本》(以下簡稱《讀本》)已于日前面世。該《讀本》系全國“七五”普法統編讀本,以非公有制企業為讀者對象,選取與其實際經營管理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及常見風險,采用以案釋法的形式,精心策劃設計編寫,具有突出的實用性和操作性,對于非公有制企業的普法學習以及法治教育具有直接的參考價值和意義。
國浩南京辦公室合伙人陳發云律師受托擔任《讀本》副編審,由其負責牽頭組織全國各地一線從事法律實務的資深律師參與《讀本》的創作,前后歷時近一年。其中,陳發云律師除了參與編審工作以外,還撰寫《企業“走出去”法律知識及風險》篇。
自2016年開始到2020年,是我國開展公民普法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期。2016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民建、工商聯界委員聯組會上要求,要深入開展以“守法誠信、堅定信心”為重點的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非公有制企業要把守法誠信作為安身立命之本,依法經營、依法治企、依法維權。隨后,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的《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于在公民中展開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七五”普法規劃)明確要求“突出加強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法治宣傳教育,引領他們樹立誠信守法、愛國敬業意識,提高依法經營、依法管理能力”。《讀本》正是在此背景下,對黨和政府法治宣傳教育的積極響應。本書的出版,有利于加強對非公有制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法治教育,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七五”普法規劃的重要舉措。
陳發云律師介紹,共有來自全國各地、各專業領域的二十多位知名律師受邀參與編寫《讀本》對應篇章,這是集體智慧的結晶。《讀本》所涉內容全面,分類系統,表述準確;以案釋法,形式活潑,可操作性強。具體而言,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非公有制企業從設立到退出市場全程涉及的主要法律知識及風險,共涵蓋15講內容,包括企業設立法律知識及風險,企業治理中的法律知識及法律風險,企業人力資源法律知識及風險,合同法律知識及風險,財務、稅務法律知識及風險,企業融資中的法律知識及風險,企業產品質量與安全生產法律知識及風險,企業知識產權法律知識及風險,企業環境保護法律知識及風險,企業刑事與行政法律知識及風險,企業破產、并購、重組法律知識及風險,企業“走出去”法律知識及風險,企業在政商中的法律知識及風險,企業誠信與企業社會責任以及企業爭端防范及解決方法。《讀本》各章節采用案例導入的編排體例,由各專業領域具有實戰經驗的律師結合自己多年的執業經驗,以案釋法,將企業經營實踐中遇到的常見法律問題、應對措施、理論探討與風險統籌進行有機結合,既有經營管理的基本法律知識,也包含了法律風險的梳理及應對思路,提升了實用性,增強了可讀性,對于非公有制企業經營管理者提高法律素養,防控經營管理中的法律風險,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中企業應當堅守的法律底線,特別是對依法經營有著重要指引作用。
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在國民經濟的整體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陳發云律師指出,本書是全國普法辦公室首次與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聯合為非公有制企業組織編寫的“七五”普法統編讀本,并由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王欽敏、司法部部長、黨組書記張軍分別為《讀本》做序。在“七五”普法的開局之年,如此高規格出版普法教材,足以表明國家對于非公有制企業的重視,對于非公有制企業依法誠信經營的引導與強調;更顯示出黨和政府對于非公有制企業及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培養,充分體現黨和政府在全面依法治國的新形勢下,利用法治的方式為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為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依法守規經營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