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陳東升/法制日報 2010年12月24日
至今年12月,浙江省執業律師達9209人,比2007年增長了40.5%。全省856家律師事務所,共承辦案件86.5萬件。
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洪祝評價說,“我省廣大律師秉持良好職業道德,依法開展法律服務。特別是近年來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投身‘平安浙江’建設,為促進全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
浙江省司法廳廳長趙光君對《法制日報》記者說,時代發展了,行業管理不能一成不變地沿用老辦法。近年來,浙江從提高律師執業水平、破解律師業發展難題、引導律師服務經濟社會建設等三個方面著力,積極探索律師行業管理創新,推動了律師行業又好又快發展。
寓管理于服務
提高執業水平
溫戚琦是北京國鋼華辰溫州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剛從律協舉辦的培訓班學習回來。在為期一個月的培訓中,他們聆聽了一批資深律師的從業經驗傳授,系統接受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律師職業道德、執業紀律教育和律師執業技能培訓。
通過參加這次律師入職培訓,這位畢業于西北政法大學的80后實習律師了解了書本知識與現實之間的距離。要當一名合格律師,還要付出許多努力。
三年來,浙江省共有3638名實習律師參加了省、市兩級律師協會組織的入職培訓。
“入職培訓、繼續教育培訓、專題培訓、高端培訓、管理培訓……”浙江省律師協會秘書長陳三聯向記者介紹,目前在浙江,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常規化、制度化的培訓體系。律師參加業務培訓情況與年度考核相掛鉤,不參加培訓或培訓不合格的,不能通過年度考核。
撥專款設立青年律師培養基金,在政府支持下,將青年律師培養納入全省全市人才培養計劃。
“律協是兩新組織。要想管理好律師行業,律協自身首先必須轉變觀念、大膽改革。”浙江省律師協會會長章靖忠律師介紹,基于這一認識,省律協把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作為核心職能,寓管理于服務中,通過一件件實事、好事,推動浙江省律師行業的發展。
建職業共同體
破解發展難題
2009年3月22日上午,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齊奇,副院長高杰、徐杰、朱深遠等一行11人來到浙江省律師協會。
“今天來是請大家提意見,好話不說了,就說存在的問題。”齊奇開門見山,向參加座談會的十幾名律師代表道出來意。
“在某種程度上,律師是我國民主政治進程的晴雨表。”聽取律師們的意見后,齊奇說:“我們是法律職業共同體,法院和法官應該十分看重律師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的重要地位,維護律師的代理權和辯護權,以利于正確地行使司法裁量權。”
“這樣的交流是省律協成立25年來第一次。”章靖忠向記者介紹,經過反復商討,今年4月,省律協與省法官協會在省高院簽訂了《關于建立法官與律師良性互動機制的意見》。
“現在律師調查取證難,尤其是刑事案件,有時候甚至需要動用很多私人關系才能見到當事人。”在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李根美律師看來,省高級法院的這一意見在四方面獲得了突破:
一是加強了司法理論交流,提高司法認知;二是建立資源、信息共享機制;三是法院逐步依法積極支持律師法的落實,特別是對律師行使辯護權、代理權的落實;四是加強了法院與律協間監督,確保了司法廉潔。
“改善律師執業環境一直是省律協所致力的重要目標。”陳三聯介紹,2007年,浙江省率全國之先舉行了首屆浙江省法官協會、檢察學會、警察協會和律師協會秘書長聯席會議,搭建起了律協與公檢法機關交流溝通的新平臺。以建立法律職業共同體為契機,省律協制定了《律師保密制度》等行業規則,逐步緩解了律師到公安機關查詢公民戶口登記信息難、到檢察機關查閱案件內容難等困擾律師業發展多年的老大難問題。
圍繞中心工作
引導律師建功
南望集團陷入嚴重債務危機后,國浩律師集團律師沈田豐受法院指定,擔任重整清算小組組長。他回憶說,當時集團所有資產與賬戶都被查封,他們接手后,首先解封并停止所有訴訟與資產拍賣,保存了大量有價值的資產。在清算小組努力下,南望重整計劃草案獲得債權人會議通過,一場危機就此化解。
這是浙江律師參與企業重整重組、有效化解企業債務危機的一個成功案例。
趙光君說,在社會轉型期,司法廳對律師行業的管理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不為,就是依法監督指導,放手大膽讓律師協會履行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具體職責;有所為,就是要認真研究律師行業發展的重大問題,把工作重點放在宏觀指導、把握方向、創造良好執業環境上。
省司法廳副廳長吳強軍介紹,基于這一認識,浙江省完善了司法行政與律協兩結合管理體制,著力構建“重大決策會商,重大情況溝通,重大信息共享”工作機制,積極引導律師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會建功立業。
2008年下半年開始,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世界性金融危機波及中國,伴隨外部需求的急劇萎縮,浙江省一些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等狀況。在省司法廳、省律協部署下,浙江省律師行業積極主動介入企業經營風險評估、債務清償、破產保護、兼并、債權保全、擔保物權行使等領域,為企業重組重整提供優質高效法律服務。
紹興市市長錢建民說,律師參與企業重整重組,以專業化運作模式代替行政化手段,為企業獲得新生提供了規范性、秩序性保障,增強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也為政府筑起了一道法律防火墻。
幾年來,全省律師對8847家企業開展“法律體檢”,發放風險提示函12040份,發現各種風險漏洞8741個,出具法律意見書4616份,消除了大量法律隱患。
律師進小區、一村一法律顧問、一小時法律援助圈、律師為農民工討工資、律師參與涉法信訪、律師服務重點建設項目……“給力”律師行業管理創新,浙江省廣大律師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創新能力正在不斷增強,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對浙江律師首創的企業“法律體檢”,中央領導、省部級領導多次作出批示。全省7家律師事務所、25位律師受到司法部和浙江省委、省政府表彰。231名律師擔任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