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特別刊登受訓律師們記述的心得與感受,接下來還將與大家分享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斯坦福大學,位于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南部的帕羅奧多市(Palo Alto),被稱之為硅谷的發源地。據說,斯坦福大學的創建也是一個“有錢就是任性”的故事:老斯坦福先生在帶全家去歐洲旅游的途中,15歲的兒子不幸感染傷寒而過世,老斯坦福夫婦本想去哈佛大學建一棟樓紀念兒子小斯坦福,但是沒有得到哈佛大學的同意,所以老斯坦福先生就斥資買下來目前斯坦福大學所在的這塊地,創辦了斯坦福大學,以紀念他的兒子。
第一天的斯坦福大學的學習主要分為:課程和校園參觀兩個部分。
上午第一節課是斯坦福大學企業研究中心創始人Leah Edwards教授帶來的《硅谷創新與并購》。Leah教授從歷史背景、地理環境、文化、人文、商業和資金等多個維度講述了硅谷成為今日硅谷的成因。伴隨西部淘金涌入的流淌在加州人民血液中的冒險家和創新精神以及在這種文化影響下源源不斷的創新人才,從大量的大學、實驗室、NGO等機構產生的新的想法和智慧,大量資金的涌入,企業家、創始人的聚集等共同催生和創造了今日硅谷。在最近5年,硅谷已經不僅僅科技和創新的高地,并逐漸成為僅次于紐約的資本及交易聚集地。Lean教授用其研究成果、鮮活的案例向大家展示了“Innovate or Die”的商業邏輯,并就大公司與初創公司創新路徑的對比與學員們進行了深入探討,令大家受益匪淺。
下午是華裔女科學家鮑哲南教授的《人造皮膚的啟示》課。鮑哲南教授,1995年畢業于芝加哥大學化學系,同年加入貝爾實驗室,2004年加入斯坦福大學,現為斯坦福大學教授,斯坦福大學可穿戴科技中心主任,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是美國化學會評出的12名對本世紀化學產生重大影響的杰出女青年科學家之一。鮑教授以電子工業的發展歷史、現狀及未來發展為主線,以人造皮膚為啟示點,給中國律師們深入淺出地解析了電子工業的概覽以及未來科技發展的暢想。這是一節對于律師而言不同凡響的課程,帶給學員們完全不同于過往的視角以及對于未來回味無窮的想象空間。
在加州一片明媚的陽光下,國浩一行 29 名涉外并購業務的律師代表開啟了在斯坦福專項培訓的第二天。興許是加州歡迎國浩的律師們,所以在前往斯坦福的沿途贈予了大家無數值得留念的美景,火紅的楓葉,碧綠的草地,讓人心曠神怡的藍天白云,另外還有一個普及加州景點與歷史知識的司機。即便早晨的路途有些許擁堵,也絲毫不影響大家愉悅的心情。
昨日,斯坦福大學企業研究中心創始人 Leah Edwards教授從宏觀角度為國浩律師介紹了硅谷科技創新與科創企業發展的整體生態系統,以及該系統形成的背景與各項成因。今日,身兼斯坦福大學教授、哈斯商學院教授以及布朗大學聯合教授的 Pro. Naeem Zafar 以及斯坦福科技創業項目教授 Pro. Chuck Eesley則從微觀角度,通過案例教學的方式向我們細化展現了科創企業從 idea的萌發、到初建公司,通過收并購提高估值,并最終成功退出的每一環節。
首先為大家上課的 Pro. Naeem Zafar 是已具有創辦七家企業經驗的“老道商人”。為大家提供講解服務的助教告訴我們,不同于國內的教授不便于在校外開展商業活動,在斯坦福很多商業課程的教授都有豐富的“下海”經驗。Pro. Naeem Zafar 今天即是以自己創辦的 Bitzer Mobile 公司作為案例為大家教授《硅谷收購與并購》的課程。
不同于首日的拘謹,今天大家對斯坦福逐漸熟悉起來。中午閑暇時間,大家漫步在美麗的校園里。斯坦福的校園建筑雖然沒有英國校園的浪漫風格,但棱角分明的結構,清清爽爽的外飾與學校里色彩斑斕的花植竟也相得益彰,亦有另一番“風味”。
教授以學生的案例作為啟發,并通過呈現大量數據為大家展示了未來尋找高新科創企業提供并購服務的聚焦點,例如區塊鏈技術、直播技術、語音識別技術以及自動駕駛技術等。雖然這些技術我們常在網絡、媒體等處聽聞,但是可能從未將該等技術與法律服務相結合,也并未意識到在技術發展、整合的過程中,潛藏著無數法律服務的需求。課堂上,教授反復強調的“平臺思維”也萌發了律師業務是否可以平臺化的創想。
兩堂案例課程真實鮮活得向大家展示了精準的客戶需求掌握,活躍的思維創意加上勇于嘗試的堅定意念,將會創造出巨大的能量,而這不僅僅適用于商業活動,也適用于律所的發展與法律服務的迭代更新。
結束了今日在斯坦福的課程,國浩律師們又踏上了前往 Google公司的旅程。雖然在國內無法使用 Google,但無法否認的是 Google 的業務觸及生活的各個方面,其永不停止創新的精神值得每一個人學習。能來到 Google公司進行參觀交流也成為這次專項培訓中的一大亮點。
來自國浩蘇州辦公室的王蔚律師、成都辦公室的羅如雪玉律師、南京辦公室的金力律師分別向 Google 方展現有關知識產權保護、股權激勵以及稅務籌劃方面的法律服務內容。同時,在國浩北京辦公室方維成律師的帶領下,大家與 Google 代表們就未來的職業規劃,創業意愿等事宜進行了交流。交流中,大家都驚訝,也折服于 Google寬松、開放的企業文化。我們相信正是由于這樣的企業文化,才使得員工可以有膽量去爭取話語權,有膽量實施自己的想法,從而推動整個企業的發展。
一天的課程與交流也許不能讓我們掌握大量的知識,也無法推動業務直接的發展,但是學習中產生的思維碰撞,一定會讓國浩人萌發更多新的想法,創新突破的意識會源源不斷為國浩輸入新鮮的血液,以促使國浩在激烈的法律服務業競爭中穩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