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迪新聞
藍迪國際智庫與中國職工國際旅行社總社舉行深化合作座談
7月9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 “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在北京日壇賓館會見了中國職工國際旅行社總社黨委書記趙世洪一行,雙方就進一步深化“一帶一路”旅游、開展國際文化領域交流合作進行了務實溝通與深入交流。
座談會上,趙白鴿主任指出,藍迪國際智庫自2015年成立以來,以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的國際合作與研究為主旨,圍繞國家戰略性目標研究積極建言獻策,不斷出訪調研,堅持與行業中的領軍人物、專家學者進行交流,先后提交了相關研究報告,獲得了相關部門的支持和好評。同時,藍迪國際智庫高度重視成果轉換,通過挖掘、培育和推薦企業與技術為全球發展服務。趙白鴿主任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和互聯互通的快速發展,必將帶動國際旅游的交流互通與合作,為“一帶一路”旅游提供更多發展空間,為文化旅游領域及國際合作與交流帶來新的機遇,如新空間、新產業、新市場等。當前,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來說,抓住機遇,強化旅游合作,全方位培育引導輸出旅游效益顯著。比如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等作為“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的國家,同時也是古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對于弘揚絲路文化、傳承絲路文明作用重大。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各國之間不僅是經濟合作,還應全面涵蓋旅游、文化、教育等領域,努力實現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贏發展。
趙世洪書記代表中國職工國際旅行社總社對趙白鴿主任一行蒞臨座談表示感謝,并對中國職工國際旅行社總社,以及全國總工會的體系、歷史沿革、業務現狀、服務領域等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趙世洪書記表示,非常贊同雙方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旅游業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合作的觀點,作為央企,中國職工國際旅行社總社應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搶抓機遇,加強與沿線國家的旅游、文化協同合作。近年來,中國職工國際旅行社總社深入挖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內涵,推出了一系列“一帶一路”國際旅游精品線路,有效增進了沿線重要國家的相互了解和民心相通,為“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推進創造了良好的國際環境。未來,中國職工國際旅行社總社將繼續發揮旅游業在人文交流方面的獨特優勢,依托藍迪國際智庫智力力量共同為“一帶一路”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座談會上,趙白鴿主任向趙世洪書記贈送了《藍迪國際智庫年度報告》(2018)中文及英文版。中國職工國際旅行社總社副總經理兼日壇賓館總經理王宗昌、中國職工國際旅行社總社顧問張伯源、中國職工國際旅行社總社北京分社經理閻志紅以及藍迪國際智庫秘書處相關人員參加了座談。
“一帶一路”簡訊
【01】“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正成為深圳企業拓展業務和展示品牌的新舞臺。記者近日從深圳海關獲悉,今年前5個月,深圳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2305.9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2.6%。其中對中東歐16國進出口增勢比較明顯,在海關原產地證書減免稅優惠政策帶動下,進出口市場拓展有力,進出口值為188.1億元,同比增長達22.2%。近年來,越來越多深圳企業尤其是外貿企業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積極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拓展市場。深圳商報 2019-7-8
【02】“建立一個新的聯合仲裁平臺,或將使我國在解決‘一帶一路’商事爭端中占有優勢地位。”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貿仲委))副秘書長李虎近日在湖北省武漢市舉行的“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爭端解決中瑞國際仲裁研討會上說。研討會由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貿仲委)、瑞典斯德哥爾摩商會仲裁院(以下簡稱SCC)及中國貿促會湖北自貿試驗區服務中心共同主辦。來自中國、瑞典等國內外仲裁機構、律師事務所、企業、高校等200余人參加了本次活動。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企業開展貿易投資過程面臨的法律風險、技術壁壘、摩擦糾紛日益增多,因此廣大企業對專業法律服務需求不斷增加。正是在這一背景之下,“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爭端解決中瑞國際仲裁研討會召開,旨在為加強“一帶一路”建設法治保障工作,提供穩定的法律制度環境,有效降低可能面臨的各類法律風險,進而保障“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而貢獻力量。法制網 2019-7-9
【03】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在第八屆世界和平論壇午餐會上演講時表示,中國致力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有效促進了有關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民生改善、基礎設施聯通,甚至改變了很多普通人的命運。在馬拉維北部的齊姆科貝爾村,近一個世紀以來,村民們一直是頭頂水桶到一公里外的水源打水。是中國工人來到該村修建起嶄新的水井。在地下水涌出井口的那一刻,村民們激動地說“我們再也不用光著腳走山路了。”中國援建的馬拉維600眼水井項目為當地6個地區15萬人提供了清潔的飲用水。最近世界銀行發布“‘一帶一路’經濟學”報告,認為“一帶一路”交通項目全部完成后,沿線國家交通時間將減少12%,貿易增長2.8-9.7%,實際收入增長1.2-3.4%,760萬人將擺脫極端貧困。外交部網站 2019-7-9
【04】地處亞歐腹地的新疆與八國相鄰,先天區位優勢造就天然商道和口岸,長期以來與周邊國家貿易往來密切。如今,依托中歐班列,“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新疆正在重塑經濟版圖,貿易伙伴不斷擴大。從業6年的火車司機謝恒對此有直觀的體會,“我駕駛的中歐班列最初目的地是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周邊國家,現在最遠到達意大利和德國。”他說,這幾年明顯感覺中歐班列數量在直線上升。截至目前,從國內各地始發的中歐班列已開行逾萬列,其中有7成經由新疆出入境。2016年,為進一步發揮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作用,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投入運營。3年來,以烏魯木齊為始發站的西行班列累計開行逾2400列。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由最初的每周開行1列發展為目前每天開行3列,其中本地產品已占5成。華夏經緯網 2019-7-9
【05】2019年是中國和蒙古國建交70周年。建交70年來,雙方高層交往頻繁,政治互信不斷夯實,為中蒙關系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當前,兩國關系進入快車道。特別是近年來,蒙古國積極支持和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為中蒙經貿合作帶來更多良機。從統計數字看,中國已經連續多年成為蒙古國第一大貿易合作伙伴、重要的投資來源國和援助提供國。2018年,中蒙兩國雙邊貿易額達79.9億美元,同比增長24.7%。今年1-4月,兩國雙邊貿易額達到了25.6億美元,同比增長14.5%。截至2019年4月,中國對蒙各類投資累計達到48億美元,約占蒙古國吸引外資總額的30%。中國投資額的48%集中于地質、礦產勘探與采礦業。未來,中國將繼續積極支持蒙古國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統籌規劃推進全方位合作,做好互尊互信的戰略伙伴、互利互惠的合作伙伴。經濟參考報 2019-7-10
【06】7月9日,2019年“一帶一路”與澳門發展交流座談會在澳門舉行。與會政商學界嘉賓認為,近年來,澳門特區全面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未來應繼續發揮澳門精準聯系人作用,深化澳門、內地與葡語國家三方合作,共同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當天的座談會以“‘一帶一路’中的世界之城——澳門”為主題展開交流研討。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澳門特區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主動配合中央總體部署,著力將澳門五年發展規劃、打造“世界旅游休閑中心”和“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的定位,與“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有機結合。目前,澳門全面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各項工作正穩步向前邁進。國際在線 2019-7-10
【07】俄羅斯《獨立報》日前發表俄羅斯前外交部長、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伊戈爾·伊萬諾夫的文章稱,“一帶一路”倡議絕對不試圖動搖現有國際秩序的基本原則,而是嘗試尋找替代方式重構已經出現明顯問題的國際秩序。文章稱,中美領導人在二十國集團大阪峰會期間商定恢復兩國經貿磋商。美方承諾將不再對中國商品加征新關稅。全世界長舒了一口氣。文章認為,不管事態如何發展,2018-2019年的中美經濟戰讓人們再次見證了現有國際秩序體系不斷加劇的瓦解進程。這個過程越來越快,并直接影響到國家間關系的幾乎各個領域。文章稱,在這種情況下,主要國家越來越努力地獨立或共同推動各種一體化機制,以期在維護其直接利益的同時,打造參與構建未來國際秩序體系的平臺。這些計劃中規模和雄心最大的當數中國2013年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參考消息網 2019-7-10
【08】7月9日至10日,香港金融管理局與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在香港聯合舉辦第二屆“連通一帶一路,共拓發展機遇”高層圓桌會議,深入討論如何利用香港的優勢協助中央企業投資和發展海外業務。高層圓桌會議匯聚了來自國資委和6家央企的30多位高層領導,以及香港金融和專業服務等各界的高層代表。會議內容涵蓋央企如何利用香港在國家改革開放的戰略角色和獨特優勢,“走出去”投資和發展業務。與會代表與國際大型機構投資者交流了在新興市場投資基建項目的經驗和挑戰,探討了可行的合作模式和最新環球趨勢,并探索如何以香港作為平臺提升海外基建項目的環境、社會和管治水平。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9-7-11
【09】7月10日,上海國家會計學院、中國會計學會等單位聯合舉辦的科技發展與會計基礎設施建設論壇在上海舉辦。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院長李扣慶教授在論壇上呼吁,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亟需強化會計基礎設施建設。李扣慶表示,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要達成的目標,實現貨物、資本的便捷流動,除了需要公路、鐵路等硬性基礎設施,還需要軟性基礎設施。會計就是非常重要的軟性基礎設施。它的內涵包括一個國家的會計制度、準則體系、人才體系、監管體系以及會計服務體系,如果沒有發達的會計基礎設施,國家和國家之間貨物往來、資本流動的交易成本就會非常高。李扣慶認為,從目前狀態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會計基礎設施建設可謂任重道遠。以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為例,有些國家完全采用了國際會計準則,有些國家完全用自己的準則,有些國家則部分采用,還有些國家雖已宣布采用,但一再推遲。同時,各國在人才建設、監管體制以及監管力度等方面的差異也非常大。中國證券網 2019-7-11
【10】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海洋局聯合發布《“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設想》(以下簡稱《設想》)。這是自2015年3月28日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以來,中國政府首次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提出中國方案,也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領導人成果之一。《設想》提出,中國政府將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遵循“求同存異,凝聚共識;開放合作,包容發展;市場運作,多方參與;共商共建,利益共享”的原則,致力于推動聯合國制定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在海洋領域的落實,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各國開展全方位、多領域的海上合作,共同打造開放、包容的合作平臺,推動建立互利共贏的藍色伙伴關系,鑄造可持續發展的“藍色引擎”。中國一帶一路網 2019-7-12
【11】7月11日,在北京舉行的《為“一帶一路”倡議導航》相關研討會上,中美兩國專家深入探討“一帶一路”建設成果,并為未來合作提出相關建議。世界銀行今年6月發布報告,積極評價“一帶一路”對全球貿易和投資增長的意義。報告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全面實施使全球貿易增加6.2%,沿線經濟體貿易增加9.7%,全球收入增加2.9%。美國哈佛大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訪問學者葛琳娜女士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既有助于中國,也有益于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其他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很多項目已經在實施中,這些進行中的項目會對當地社區產生更大的影響,因為一帶一路合作的目的是要找到互利共贏的方式,使沿線國家和人們以及中國都能從合作中受益。合作會滿足那些無力獨自建設基礎設施項目的發展中國家的需求。”國際在線 2019-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