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賢濟濟,共話知產。2023年4月23日上午,第五屆國浩民商事爭議解決論壇知識產權分論壇圓滿舉行。多位知識產權領域的專家學者、國浩律師在黃浦江畔匯聚一堂,一千兩百余名律師線上同步觀看直播,共論“商業秘密的訴訟攻防之道”。
國浩深圳合伙人謝湘輝主持分論壇。謝湘輝律師表示,在暖意融融的春天,來自國浩各辦公室的知識產權律師及行業同仁們齊聚黃浦江畔,細論商業秘密之難點和痛點,他對此非常期待。
國浩上海合伙人方詩龍首先以“從案例談商業秘密民事侵權訴訟的代理”作專題分享。他分別從代理原告、被告的兩個“員工離職引起的新老公司之間的技術秘密訴訟”談起,講解技術秘密案常見的“密點的梳理固定”“證據保全措施的使用”“商業秘密的構成”“技術內容的理解和比對”“損失確定與技術秘密貢獻度”五大難點。他提到,技術秘密的保護強弱需由技術秘密貢獻度的衡量確定,比較“秘密性、保密性、價值性”和“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等,考慮因素眾多。
國浩南京合伙人邱奎霖講述了商業秘密侵權訴訟代理中的難點與心得。邱奎霖律師以“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園集團有限公司與斯太爾動力(江蘇)投資有限公司等技術秘密許可使用合同糾紛案”為例,介紹該案不僅入選了《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裁判要旨摘要(2021)》,且最高人民法院針對該案中“認定雙方當事人簽訂合同是否存在虛假意思表示”這一疑難問題確定了“三步法”審理思路。隨后,他針對商業秘密訴訟實務中律師經常遇到的“秘密性與專利新穎性”“秘密性證明責任分配”“秘密性證明標準”“軟件源代碼的性質”“經營秘密同一性比對標準”“保密證據的舉證質證”等難題作詳細闡述。
分論壇特邀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原審判委員會委員、知識產權庭原庭長宋健講述“商業秘密民刑司法保護若干問題”,為在場律師們帶來了新視角。宋健法官指出,目前知識產權領域民事勝訴率低,但刑事立案門檻高,近期的修法對解決商業秘密保護“難”必將產生積極影響。她以2022年典型案例“油氣微生物勘探”技術秘密侵權案為例,強調司法實踐對于商業秘密保護釋放出了積極強烈的信號。最后,她總結道,“商業秘密的民刑交叉保護,無論是立法還是司法層面,近年來進展顯著,且對于民刑程序的相互推進具有共識。民刑程序各有優劣,最終取決于個案具體情形以及權利人的考量。”
在圓桌討論環節,國浩北京律師粟曉南表示,“商業秘密”在近年來逐漸受到重視,成為熱議話題,其中有許多值得探討和深究的難點;國浩上海合伙人葉茵茵強調為了建立完善的商業秘密保護體系,企業應采取與員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在核心員工離職前做風險評估等措施,以此降低損失;國浩長沙合伙人金笑認為,目前商業秘密糾紛中,“證據如何提交”是較為敏感的話題,相關措施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最后,與會國浩律師就“商業秘密中證據保全如何實操”等問題進行提問,方詩龍律師等作詳細解答。
近年來,知識產權已逐漸成為企業競爭力的重要來源,隨著相關政策不斷完善,商業秘密相關的司法解釋也相繼出臺,越來越多的律師在這個領域發光發熱,引領行業不斷向前創新與探索。本次分論壇雖已圓滿落幕,但國浩律師對于知識產權領域“道”與“術”的探討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