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蔣安杰 新聞來源:法制日報2010.04.28
4月的北京,處處書畫著生機盎然的美景。4月26日上午,中國法學教育與律師業發展的新生事物、我國第一所由高校法學院創辦的律師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正式成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張軍、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朱孝清、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韓大元等出席大會。來自國家法官學院、國家檢察官學院的領導、各省律師協會代表、英國律師學院代表以及國內外多家律師事務所的業界代表共同見證了此次盛會。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法治理想的實現離不開大量的法律人才。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為依托,成立適合中國國情,以人才培養模式多樣化、培養國際化高端律師為目標的高水平專業化律師學院,將是當代中國法學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一種新嘗試。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既是一個新的教育和研究的平臺,也是一個重要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平臺。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首先致辭。他指出,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的成立,是人民大學實施“十年騰飛”戰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舉措,也是學校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的成立,響應了國家的號召,順應了社會發展、時代發展的趨勢,同時也為中國人民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希望律師學院能夠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律師職業教育發展的新途徑。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張軍對新成立的律師學院寄予希望。他說,成立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不僅對律師界意義重大,而且對整個司法界和法治社會建設也具有深遠的影響。相信此舉必將有力促進我國律師行業的健康發展,并進一步促進法治社會的構建。法治社會、法治經濟要求有一批法律水平卓越與道德素質高尚的法律人來建設。律師學院的成立是因應這一趨勢的必然之選。司法是社會正義的最后屏障。這一屏障需要法官、檢察官與律師共同來建設。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朱孝清表示,律師學院的成立對我國法治社會建設益處良多,有利于推進律師業向高層次國際化發展、有利于提升法學院校的辦學水平、有利于培養更多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卓著的年輕法學學子。高水平的律師學院是一個國家律師業發達的表現,同時也體現了一個國家法治發達程度。人大律師學院從成立之初就以“全國第一、國際知名”為目標,這是一個自信律師學院、一個自信民族應有的氣魄。人大律師學院把培養律師的專業素質與道德素質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目標,這是一所負有社會責任感的律師學院應有的價值選擇。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呂紅兵代表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向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
原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祝銘山受聘擔任人大律師學院名譽院長。他希望律師學院成立后對內要積極做好律師職業繼續教育和法學院學生律師實務教育工作,對外則要廣泛開展與海外律師教育機構的合作與學術交流,培養高端國際化律師,以提升中國律師在國際上的影響。
全國律師協會和各省律師協會及金杜、君合、大成等100多家律師事務所及全國幾十所法學院發來賀信。
打造“國內第一、世界知名”的品牌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律師學院理事會理事長韓大元教授宣布,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的成立,由人大法學院78級校友出資500萬作為首批發展基金,這是律師學院運行和發展的保障。在成立大會上,楊旺堅先生表示,將為律師學院與法學院發展基金捐贈1500萬港幣。
韓大元在致辭中表示,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是國內由高校法學院開辦的第一所集教學、研究與培訓于一體的綜合性律師學院,律師學院的創辦凝聚了人大法學院校友對母校發展的深厚情感和社會各界的支持。成立律師學院有助于培養未來律師和在職律師的法治信仰和理念,培養高端律師,這也是人大法學院履行社會責任的體現。
首任院長、人大法學院78級校友徐建律師對律師學院的籌備付出了很多心血。他介紹說,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是中國人民大學批準設立的二級學院,隸屬于法學院。律師學院的宗旨是:以培養高水平高素質律師人才為目標,構建全方位、多層次、高效率、現代化的律師教育培訓體系,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律師業教育發展的新途徑,辦成受全國律師歡迎的品牌律師學院。
律師學院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設顧問委員會為咨詢機構。將聘請全國律師界德高望重、執業經驗豐富、業務專長突出、熱心律師教育事業的資深律師作為客座教授,立足在職業教育與學歷教育相統一,面授與網絡教授相結合的形式,根據律師們的不同層次不同需要,舉辦初級班、中級班、高級班、本科班、研究生班和出國深造班,教材和授課要從律師執業基本素質和基本技能入手,突出職業性、技能性、操作性、實戰性,重在培養律師的執業理念、執業技能、執業操守、執業規范。注重國際先進教學方式和科學設備的引進,突出程序技巧和案例教學,盡快編出適合中國律師業實際的統一培訓教材,爭取三個月內招生開課。
律師學院不同于法學院,也不同于醫學院,無前例可鑒,無經驗可循。如何辦好律師學院如何培養高素質的律師如何與國際一流的英國律師學院合作這是需要逐步探索的難題。
徐建真誠地表示,許多模式需要探索,許多經驗需要積累。但他們將盡快破題,以把律師學院早日打造成青年律師成長起飛的平臺、資深律師發展創新的基地、律師業務開拓研發的中心、中國律師走向世界的橋梁,打造培養中國律師的第一所“黃埔軍校”。
用使命與責任撐起未來
成立大會落幕后,首屆律師高端論壇———紀念《律師暫行條例》頒布30周年研討會正式召開。
與會代表表示,中國律師業發展到今天,已經逐步邁向專業化與綜合化并舉,非訴業務與訴訟業務并重的階段。但是,仍然面臨著整體國際化程度不高、東西部律師發展差距拉大、公益律師所占比重不足等多重問題。如何更好地解決律師職業道德建設問題已經成為中國17萬律師面臨的首要問題。
此次研討會不僅是一次回顧歷史、歡聲笑語的聚會,更是一次直面困境、共商對策的大會,不同的人生歷程和從業經驗,使得與會者不同的視角和觀點像火石一樣激起了四散的思想光芒。
律師學院首任院長徐建律師說:“中國律師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建立起17萬的大軍,相當于一個方面軍和野戰軍,其間有很多值得我們總結的教訓,也有很多可積累的經驗,說它虛也不一定虛,因為在座都是企業的大腕律師,很多是30年的實踐者和親歷者,有很多可講可圈可點的東西;要說它實,我們也希望通過30年的回顧,總結到一個點上。我們律師學院怎么辦歷經30年,都會有自己一個夢,關于律師學院的夢。因為教育是每個人都回避不了的課題,都要生兒育女,教育孩子,作為老一代律師,我們都要教育下一代律師,培養下一代律師,這是我們推卸不了的責任。每個老律師都會面臨這個問題,每個老律師都有一個關于律師學院的夢,希望大家把夢想和藍圖說出來,湊到一起能夠變成一個最完整最絢麗的夢想。”
李淳律師同樣深切關注中國律師的職業教育問題,他認為,律師職業教育的根本在于兩點:一是專業化技能的培訓與傳授;二是律師職業倫理的培養與職業共同體的發育。
全國律協副會長呂紅兵提出一個問題,“因為今天我們是講紀念《律師暫行條例》頒布30周年,我想我們要從《律師暫行條例》更加關注中國律師行。我們要從條例更多關注現行律師法的實施,這既是值得中國律師關注的問題,也是我們今天剛剛誕生的律師學院值得關注的問題,因為中國律師的執業環境改善了,我們中國律師事業的發展才會有保障,我們作為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的發展才會更有前途。”
西方有句諺語,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樣,中國律師的這所“黃埔軍校”也需要持久的努力。更為重要的是,她的孕育和成長,就是許許多多法律人光明而高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