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律師在“進村入企”大走訪活動中發揮獨特作用
“十大法寶”助企業解決萬余法律難題
本網記者陳東升 本網實習生王春 法制日報2012年2月11日
在浙江省如火如荼推進的“進村入企”大走訪活動中,活躍著一支獨特的隊伍:全省1萬多名律師帶著服務企業的十大法寶,走進4萬家中小企業,幫助解決了1.3萬多個法律難題。
“這十大法寶是我省律師在服務實踐中總結提煉出來的。”浙江省司法廳廳長趙光君向《法制日報》記者介紹說,“包括融資理念、勞動用工、合同變更、內部制度、知產保護、投資擴張、股東團結、重組重整、法律顧問、社會責任等十方面內容,與企業應對危機、健康發展息息相關。”
“當前,我省政法系統正在開展政法干警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和‘兩排查一促進’活動。”浙江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李強說,“浙江省司法廳在組織開展這兩項活動中,積極引導律師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中小企業提供法律服務,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
危難時刻顯身手
資金鏈斷了,企業停產了,老板跑路了,300多名員工的工資沒了著落……2012年春節前夕,洞頭縣某設備科技有限公司一片混亂。
洞頭縣司法局迅速成立幫扶組進駐企業。浙江新港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慧玲、徐寶瑚接受委托,免費為企業代理民事訴訟,幫助索回生產設備,又密集組織召開股東會議,清產核資,確定了債權轉股權重組方案,逐筆登記債權,依次與銀行談判……“一個來月的忙碌總算有了收獲,目前,企業已恢復生產。”2月6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李慧玲一臉欣慰。
在應對金融危機中,浙江省律協副會長沈田豐律師和他的團隊曾接手飛躍集團、南望集團等多個破產重整案。
浙江省民營經濟發達,中小企業眾多,去年下半年,溫州等民營經濟前沿地區出現金融危機,許多企業陷入困境。浙江省司法廳先后下發了律師服務中小企業發展若干意見等多個文件,與省律協一起,組織律師深入中小企業開展“法律體檢”,并以一對一方式為危機企業做深度“法律治療”。
“全靠律師把關,才避免了幾十億元損失。”溫州新亞電子科技公司董事長黃大榮對《法制日報》記者說,應西南某地政府邀請,去年,企業本打算到那里投資一個物流項目,總投資額77億元。嘉瑞成律師事務所律師楊康樂審查后,指出了一堆問題:地方政府政策兌現缺乏制約、銀行融資及股東出資情況與法律規定有沖突,投資風險很大。董事會采納了楊律師的建議,決定暫緩投資。結果,受金融危機影響,去投資的許多溫州老鄉被套住了。
“2011年,全省律師對20331家企業進行了‘法律體檢’,出具法律意見書、風險提示函18102份。”浙江省司法廳律管處副處長徐曉波介紹說,由于律師的審查把關和出謀劃策,許多企業避免了巨額經濟損失。
法律顧問作用大
杭州一家房地產公司銀行貸款即將到期,在建項目又無法按期回籠,資金缺口1個多億元,面臨資金鏈斷裂和合同違約風險,公司劉總一籌莫展。
傳統融資方式的弊端是什么?中小企業為何融資難?新型融資方式有哪些?一場題為《律師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中的作用》的法律講座給老劉帶來啟發。會后,他馬上找到了主講人,金道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朱智慧律師。
“可以采取資金信托計劃的融資方式進行籌資。”朱智慧在了解分析公司具體情況后,提出了融資方案。最終,國內一家信托公司同意為其發行信托產品。房地產公司不僅補上了資金缺口,還找到了發展先機。
朱智慧介紹說,他們所是省司法廳、中小企業局確定的首批“省中小企業法律顧問所”,自2007年以來,每年都有熱點服務主題:從風險防范到轉型升級,從重組重整到企業融資,為企業止損增值及長效發展提供了大量法律保障。
搭臺建制促發展
在浙江省正在開展的“進村入企”大走訪活動中,浙江省司法廳組織了29個工作組深入企業蹲點,了解企業發展狀況,傾聽企業主和職工呼聲。目前,工作組形成專題調研報告41篇,提出對策措施346條,受到了企業歡迎。
在桐鄉市蹲點調研中,省司法廳廳長趙光君走訪了4家中小企業。海超毛紡股份公司是骨干企業,因過度擴張、相互擔保而陷入了困境。趙光君與隨行的沈田豐律師一起為企業會診,開出了藥方……
中小企業律師服務團、省對外貿易預警示范點律師服務團、中小企業法治論壇、中小企業公司法律服務網……省司法廳、省律協新推出的這一系列法律服務平臺,便捷高效,為中小企業的轉型升級出謀劃策,提供優質法律服務。
“法律也是企業生產要素之一。”趙光君透露,下一步,浙江省司法廳將大力推進律師服務與公證、基層法律服務、人民調解、法制宣傳、法律援助等各項司法行政職能的有機銜接,形成合力,促進服務中小企業發展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本網杭州2月10日電